基本信息
陈晓清 男 硕导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
电子邮件:xqchen@imde.ac.cn
通信地址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中科院山地所
邮政编码:610041

研究领域

 泥石流形成机理、山地灾害防治技术

招生信息

   
招生专业
081401-岩土工程
085213-建筑与土木工程
招生方向
山地灾害影响及评价

教育背景

   
学历
1993.9-1997.7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,获理学学士学位;
1999.9-2002.2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,获工学硕士学位;
2002.2-2006.6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,获工学博士学位。
学位
2006.6 获工学博士学位。

工作经历

1997.7-2002.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实习研究员;
2002.1-2006.1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;
2007.1-2010.1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;
2010.12-现在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。

专利与奖励

获奖:
2009年“西部山区公路铁路泥石流减灾理论与技术”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本人排名第七);
2006年“西部山区道路泥石流防治理论与技术”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第五);
2003年“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研究”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第七) ;
2010年获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。

专利:
[1] 陈晓清,崔 鹏,游 勇,李德基. 一种稀性泥石流和高含沙洪水的泥沙拦淤方法及其应用. 2008年4月9日申请, 授权号:ZL 2008 1 0044556.5
[2] 陈晓清,李德基,游 勇. 基于泥石流软基消能的横向齿槛埋深设计方法及应用. 2009年1月8日申请,授权号:ZL 2009 1 0058066.5
[3] 陈晓清,游 勇,李德基,崔 鹏. 一种基于梯级防冲刷齿槛群的泥石流排导槽及其应用. 2009年1月21日,授权号:ZL 2009 1 0058217.7
[4] 陈晓清,崔鹏,游勇,李德基,赵万玉,高全,黄凯. 一种人工调控排泄流量的堰塞湖处置方法及其应用. 2009年11月5日申请, 授权号:ZL 2009 1 0216148.8
[5] 陈晓清,崔 鹏,游 勇,李德基,赵万玉.一种用于泥石流和堰塞坝防冲刷的人工结构体及其应用. 2009年10月14日申请, 授权号:ZL 2009 1 0167888.7
[6] 陈晓清,崔 鹏,游 勇,李德基.一种基于梯级防冲刷齿槛群的泥石流排导槽. 2010年6月11日申请, 授权号:ZL 2010 2 0223262.1
[7] 陈晓清,游勇,李德基,崔鹏,高全. 一种槽底加固的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及其施工方法. 2009年7月7日申请, 授权号:ZL 2010 1 0219354.7 
[8] 游 勇,柳金峰,欧国强,陈晓清. 粘性泥石流三角形底排导槽水力最佳断面设计方法及其应用. 2008年5月12日申请,授权号:ZL 2008 1 0044388.X
[9] 游 勇,潘华利,柳金峰,陈晓清,欧国强.粘性泥石流斜墙v型排导槽水力最佳断面设计方法及应用. 2008年12月9日申请,授权号:ZL 2008 1 0147797.2

出版信息

主要发表论文:
[1] Chen X.Q., Cui P., Li Y., Zhao W.Y.. 2011. Emergency response to the Tangjiashan Landslide-dammed lake resulting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, China[J]. Landslide,2011(8):91-98 (SCI收录)
[2] Chen X.Q., Li Y., Gao Q., Jia S.. 2011.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o-hazards in Ganxi Valley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[J].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, DOI 10.1007/s12665-011 -1018-8 (SCI收录期刊)
[3] 陈晓清, 赵万玉, 高全等. 2011. 人工结构体控制堰塞湖溃决洪峰的试验与设计[J].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,2011,46(2): 228-234
[4] 陈晓清, 赵万玉, 高全等. 2011. 堰塞湖溃决人工结构体滞洪效果实验研究[J]. 山地学报, 29(2):
[5] 高全, 陈晓清, 贾世涛等. 2011. 交错齿槛型排导粘性泥石流的试验[J]. 山地学报, 29(1):101-108 (通讯作者)
[6] 赵万玉, 陈晓清, 高全, 贾世涛. 2011. 不同横断面泄流槽的堰塞湖溃决实验研究[J]. 泥沙研究,
[7] 高全, 陈晓清, 游勇, 陈兴长, 庄建琦. 四川省会理地区糯乍沟泥石流特点及其防治[J]. 水土保持通报, 31(2):
[8] 陈晓清, 崔鹏, 赵万玉等. 2010. “5.12”汶川地震堰塞湖应急处置措施的讨论[J]. 山地学报, 28(3): 350-357
[9] 赵万玉, 陈晓清, 高全. 2010. 地震堰塞湖人工排泄断面优化初探[J]. 灾害学, 25(2): 26-29 (通讯作者)
[10] 赵万玉, 陈晓清, 游勇等. 2010. 四川省会理县“8.30”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[J]. 水土保持通报, 30(4): 143-147 (通讯作者)
[11] 陈晓清, 崔鹏, 赵万玉. 2009. 汶川地震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时机的研究[J]. 四川大学学报(工程科学版), 41(3): 125-130.(EI收录)
[12] 王玉, 陈晓清. 2009.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初步构想[J]. 四川大学学报(工程科学版), 41(supp.): 37-44.(通讯作者, EI收录)
[13] 陈晓清, 李智广, 崔鹏, 等. 2009. 5.12汶川地震重灾区水土流失初步估算[J]. 山地学报, 27(1): 122-127.
[14] 陈晓清,崔鹏,程尊兰等. 2008. 5.12汶川地震堰塞湖危险性应急评估[J]. 地学前缘, 2008, 15(4): 244-249
[15] 陈晓清, 崔鹏, 唐邦兴, 等. 2008. 汶川地震后北川新县城选址探讨[J]. 山地学报, 27(5): 524-530.
[16] Chen Xiao-qing, Cui Peng, Li Yong, et al. 2007. Changes in glacial lakes and glaciers of post-1986 in the Poiqu River basin, Nyalam, Xizang (Tibet)[J]. Geomorphology, 88(3~4): 298-311. (SCI收录)
[17] Chen Xiao-qing,Cui Peng,Chen Ningsheng,et al. 2007. Calculation of discharge of debris flows caused by moraine-dam failure at Midui Gully, Tibet, China[J]. Iranian J. of Sci. and Tech., 32(B2): 195-207. (SCI收录)
[18] 陈晓清, 崔鹏, 冯自立, 等. 2006. 滑坡转化泥石流起动的人工降雨试验研究[J].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5(1):106-116. (EI收录)
[19] 陈晓清, 崔鹏, 韦方强. 2006. 泥石流起动原型试验及预报方法探索[J].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7(4):73-78.
[20] 陈晓清, 崔鹏, 杨忠, 齐永青. 2006. 聂拉木显冲堆普2002年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[J]. 冰川冻土 28(5): 776-781.
[21] 陈晓清, 李发斌, 崔鹏, 周家云. 2006. 兴文县新华硫铁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[J]..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5(6):761-766.
[22] 陈晓清, 崔鹏, 陈杰, 等. 2006. 云南东川蒋家沟宽级配砾石土原位渗透试验研究[J]. 山地学报 24(s):190-197.
[23] 陈晓清, 崔鹏, 韦方强. 2006. 良好植被区泥石流防治初探[J].. 山地学报24(3): 333-339.
[24] 陈晓清, 崔鹏, 唐邦兴, 柳素清. 2006. 具有风景区泥石流治理特色的土木工程措施[J].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7(2):79-84.
[25] 陈晓清, 崔鹏, 陈斌如, 等. 2006. 海螺沟050811特大泥石流灾害及减灾对策[J]. 水土保持通报 26(3): 122-126
[26] 陈晓清, 崔鹏, 唐邦兴, 柳素清. 2006. 峨眉山5.2崩塌灾害及防治措施[J].. 灾害学 21(3):42-46.
[27] 陈晓清, 崔鹏. 2005. 泥石流防治工程信息系统初探[J]. 自然灾害学报 14(5):68-73.
[28] 陈晓清, 崔鹏, 杨忠, 齐永青.2005. 近15a喜马拉雅山中段波曲流域冰川和冰湖变化[J].. 冰川冻土 27(6): 793-800 .
[29] 陈晓清, 陈宁生, 崔鹏. 2004. 冰川终碛湖溃决泥石流流量计算[J]. 冰川冻土 26(3):357-362.
[30] 陈晓清, 韦方强, 崔鹏. 2003. 福建省南平5-17滑坡泥石流及防治对策[J]. 水土保持通报 23(6):53-55.
[31] 陈晓清, 韦方强, 崔鹏. 2003. 云南新平2002—8-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[J].. 山地学报21(5):599-604.
[32] 陈晓清, 李泳, 崔鹏. 2004. 滑坡转化泥石流起动研究现状[J]. 山地学报 22(5):562-567.
[33] 陈晓清, 王成华, 张军. 2002. 武隆滑坡与减灾对策[J]. 水土保持通报22(3): 47-50.
[34] 陈晓清, 李德基, 崔鹏. 2002. 古蔺郎酒热电联产厂滑坡的形成与稳定分析[J].. 灾害学 17(3): 42-47.
[35] 陈晓清, 李德基, 崔鹏. 2002. 古蔺郎酒热电联产厂场区滑坡治理[J]. 山地学报 20(5):621-627。
[36] 陈晓清, 王士革, 李德基. 两种主要泥石流排导槽的比较[J]. 灾害学, 2001, 16(3): 12-16.
[37] 陈晓清, 谢洪. 基于G IS 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[J].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, 1999, 5(6): 26-50. 

主要专著:
[1] Peng Cui, Xiaoqing Chen, Yuyi Wang. 2005. Jiangjia Ravine debris flows in south-western China[A]. In: Matthias Jakob and Oldrich Hungr (eds), Debris-flow Hazards and Related Phenomena[M].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,565-594.
[2] 崔鹏, 柳素清, 唐邦兴, 陈晓清, 章小平. 2005. 风景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.

科研活动

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排导特性实验研究”(项目编号:40501008,研究期限:2011-2013);
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“泥石流形成区汇流机理研究”(项目编号:40501008,研究期限:2006-2008);
主持中组部-中国科学院“西部之光”人才培养计划项目“暴雨泥石流预报系统研究与示范” (研究期限:2006 -2008);
主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课题“泥石流对水电工程的影响及泥石流输沙控制技术”(课题编号:KZCX2-YW-302,研究期限:2006-2009);
主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“基于源地土体特征的泥石流预报研究”(研究期限:2005 -2007)。
主持973项目“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”的子课题“特大山洪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原理与关键技术”(编号:2011CB409903-4,研究期限:2011.1-2012.12)。
主持973项目“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”的子课题“次生山地灾害防治技术改进” (编号:2008CB425802-5,研究期限:2008.10-2010.12)。

指导学生

已指导学生

矫震  硕士研究生  081405-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  

赵万玉  硕士研究生  070501-自然地理学  

高全  硕士研究生  081405-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  

现指导学生

黄凯  硕士研究生  081401-岩土工程  

杨东旭  硕士研究生  081401-岩土工程